我看到很多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系统学习乐理,或者自学,难免学得扑朔迷离;或者他们才刚刚开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在音乐学院学习作文的经历,希望自己能够尽力而为,不求最好,只求一个“顶”字。
所谓学习之道,就是讲究循序渐进。就像练武术要先练马步,跳舞要先压腿,学画要先学素描。乐理的学习从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开始。的。下一个高级阶段涉及作曲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和声、复调、音乐形式和配器。当然,在音乐学院,还会有音乐史、音乐鉴赏、器乐研究、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互补的学科。有如此多的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让我一一解释一下。
我们先来说说基础乐理。基础乐理到乐理就像小学的语文,处于学习单词和汉字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一岁的孩子,一个准备奔跑的幼儿。学习基础乐理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视唱练耳的作用是培养准确的音高、节奏和灵敏的内听觉。记得刚进音乐学院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视唱。老师甚至每天都会布置几首乐曲让我们背,还有伴奏视唱、换调号、谱号、无调性时的视唱。视唱等等,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科目真变态……哈哈!但学习之后我发现它其实非常有用。
如果说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是一个人的外表和服饰,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俗话说: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外表,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性格。
和声与复调(复调也称为对位法)。这两门课讨论的是复调音乐中各声部之间的共同规则。和声是音调的垂直组合,复调是行与线之间的水平对位。两人的研究方向虽然相反,在各个流派的地位也不同,但关系却十分密切。无论是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还是古典浪漫主义音乐,尤其是现代音乐,两者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简单来说,复调音乐不能缺少和声作为旋律的指导方向。在主调音乐中,也会有隐藏在主旋律后面的隐藏旋律。即使对于某些音乐,你也不能简单地说它是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调整音乐。这两门课是作文的基础。想学作文,就得先学作文!
就像房子有框架一样,人也有外表。只要有声音,就会有结构。格式学研究音乐的结构。学习曲式时很容易产生误解。人们很容易认为段落和声部之间的关系就是音乐形式的研究。事实上,音乐形式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对音乐材料的性质和发展的研究,这对于作曲技巧很有启发。
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乐器。如何对这些乐器进行编排和组织,就是配器的内容。里姆斯基说,好的配器就是好的声乐进展。比如老柴的《天鹅湖》中双簧管演奏的主题……这就是经典!当然,一般音乐学院的配器学习都是仿照西方管弦乐队的,但这并不妨碍有志于电声乐队学习配器的同志。毕竟还有柏辽兹、瓦格纳、里姆斯基等配器大师。编排技巧值得学习。
要学习编曲,我们需要了解每种乐器的特点。这就是乐器法的内容。乐器方法的研究包括乐器的发声方法、音域、特征音域、演奏方法等。
学习音乐欣赏和音乐美学,培养我们的音乐观和审美观。它教会听众欣赏音乐艺术,指导作曲家的创作方向。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春秋时期的张孟说:“不忘既往,可以为未来”。也让后人为后人哀悼”……音乐史研究无需多言。
研究民族音乐的目的是了解世界各地音乐的地域、文化和经济特征,包括音乐和一些民族乐器的演变。
还有音乐批评、声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记谱……呵呵,我现在只学作曲,以后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