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调音可以说是吉他手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之一。关于调优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用音笛或电子调音器直接校准六弦的空弦音。这种方法理论上应该没有误差,但对于音笛来说,制造误差通常较大;
(2)对于有经验的演奏者,可以通过耳朵的听觉直接对六弦进行调音。不仅琴弦之间的音程关系必须正确,而且音高也必须与标准音高基本一致。这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
(3)利用音叉、钢琴、口琴等固定音高的乐器,先在吉他上设定一定的音符,然后按照音程关系校准每根弦。
可以说,第三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也肯定会使用,因为第一种方法不适用于需要特殊调音的音乐,需要我们手动调弦。那么,对于第三种方法,有两种方法:实音调音和泛音调音。固调就是直接利用琴弦之间的音程关系来对琴弦进行调音。因为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琴弦上找到相同的音符,那么只要通过调整使两个音符的音高相同,那么钢琴就调好了。对于琴弦校准,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使用高音弦的空弦音和低音弦的某个位置的音来进行校准。吉他学习入门:音律与调音的对应关系如下:
第六弦,第五品=第五弦空弦
第五弦,第五品=第四弦空弦
第4 弦,第5 品=第3 弦空弦
第三弦,第四品=第二弦空弦
第2 根弦,第5 品=第1 根弦打开
通常,这是在吉他学习的早期学到的。
另外,我们还经常使用泛音调音方法。它主要利用相邻弦上不同位置上相同音高的泛音来实现调音。以下对应关系如下:
6 弦、5 品=5 弦、7 品
5 弦、5 品=4 弦、7 品
第4 弦、第5 品=第3 弦、第7 品
第2 弦、第5 品=第1 弦、第7 品
第5 弦,第7 品=第1 弦打开
第6 弦,第5 品=第1 弦打开
由于第2弦和第3弦之间的大三度关系,不再可以将第3弦的第5品与第2弦的第7品调音,而是需要通过其他琴弦进行调音。
对于常见的特殊调音情况,如果6弦需要调至D,可以使用6弦的7品纯音和5弦的空弦进行调音,或者使用6弦的12品泛音。弦和第四弦。开放弦调音。当第5弦调至G时,用第5弦第7品纯音和第4弦空弦进行调音,或者用第5弦第12品泛音和第3弦空弦进行调音。
那么,吉他学习入门:音律和调音。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对于纯音和泛音的调音,哪种调音方法最准确?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初学吉他的朋友一般都采用实调,而有一定基础的朋友则采用泛音调音,而演奏者在调音时也采用泛音调音,所以应该说泛音调音应用广泛,而且得到的音高也是准确的。
但在讨论中,有朋友提到“泛音调得到的不是平均律”、“泛音调得到的是纯律”,这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一些书籍,包括音乐、音律、物理等方面,以便得到这个问题的满意答案。
首先,我们引用北京大学物理系龚振雄所著的《音乐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一书中关于音调、音律和音高标准的讨论。
声音和气质、音高标准
声音和气质、气质
声音和气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种音阶由不同的调式产生,音阶中的每个单位称为音。规定音阶中每个音符的起源及其精确音高的数学方法称为“音律”。法律体系中的每个单位称为“法”。
相同的音阶,例如由C、D、E、F、G、A、B音符组成的七声音阶,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成律的方法来产生,例如等律、五度等律或纯律。诞生法则法就产生了。使用不同的音律系统,同一音符的音高可能会不同。粗略地说,语气是定性的或不太严格定量的,而气质是严格定量的。
从物理上来说,人耳对音调差异的感知是由于频率不同造成的。频率较高的声音音调较高,频率较低的声音音调较低。不同的音名对应不同的节奏方法。声音频率实际上是不同的。
至于前面提到的十二平等法、五度互生法和纯粹法,它们是不同的生法方法。因此,如果用相同的频率作为C,那么利用十二等律产生的D和纯音律产生的D具有不同的频率,人耳听到的两种声音的音高也不同。
现在我先解释一件事,吉他是十二律乐器,钢琴也是。目前,大多数音乐场合都使用十二平均律的音乐。这就是伟大的巴赫为我们建立的。在无伴奏合唱中,为了达到各声部之间的和谐,自然会趋于纯粹。既然十二平均律是一个标准,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在给吉他调音的时候,也应该使用十二平均律。因此,如果网友说“泛音调音得到的不是等律”,那么调音得到的音高应该是“不准确的”。
这里我们不想花太多篇幅来解释平等音律和纯音律的产生方法。我们只是给出几个基本原理,计算出音调对应的频率值来判断音调。到底对还是不对。
(1)无论采用哪种音律系统,一个八度对应2倍的频率。即标准音高a1的频率为440Hz,那么高一个八度的a2的频率必然为880Hz。
(2)我们计算吉他每根空弦的理论音高(等律),然后看泛音调音方法得到的音高是否与其相等。对于标准音高a1=440.0000 Hz,则根据12平均律生成的空弦音为:
1 根空弦,音高e1,频率f=440.0000/2 ^ ( 5/12 )=329.6276 Hz
2 根空弦,音高b,频率f=440.0000/2 ^ ( 10/12 )=246.9417 Hz
3 根空弦,音高g,频率f=440.0000/2 ^ ( 14/12 )=195.9977 Hz
4 根空弦,音高d,频率f=440.0000/2 ^ ( 19/12 )=146.8324 Hz
5 根空弦,音高A,频率f=440.0000/2 ^ ( 24/12 )=110.0000 Hz
6 根空弦,音高E,频率f=440.0000/2 ^ ( 29/12 )=82.4069 Hz
至于前面提到的纯节奏,生成节奏的方法是使用3倍频率(包括1/3倍频率)和5倍频率(包括1/5倍频率),并且没有其他设置。所谓三频,是指琴弦的振动频率是基频的三倍。根据琴弦振动频率f=(1/2L) * (T/) ^ (1/2)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琴弦长度与振动频率成反比的关系,即当字符串长度变为1/3 ,频率变为原来的3 倍。当然,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我们可以保证这一点。 T是弦的张力。只要调谐器旋钮不旋转,T就不会改变。 是字符串。绳子单位长度的质量是固定的,这个量也是固定的。因此,我们说弦的长度与振动频率成反比。
吉他上第7 品的位置实际上是整个琴弦长度的1/3,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第7 品的泛音频率为:3 * 329.6276=988.8828 Hz。吉他上第5 品的位置是整个琴弦长度的1/4。泛音的振动频率应该是空弦频率的4倍,即4 * 246.9417=987.7668 Hz。如果我们先校准1弦,然后用第7弦第1弦泛音来校准第2弦第5品泛音,那么第2弦第5品泛音理想情况下会调到988.8828 Hz,即987.7668 Hz。 1.1160 赫兹更高。当使用此类泛音对其他琴弦进行调音时,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换句话说,由于使用了7品泛音,纯音的引入使得调音混合了12平均律和纯音两种音律。因此,如果这样调音得到的音高“不准确”,应该说不能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