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吉他教学课上都提到过,我们需要为歌曲配置更加优美的和弦,让音乐更加流畅,这就需要用到各种和弦变化。还没有开始弹吉他的爱好者也应该认真学习这些知识,因为这会对你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古典和声中和弦的变化有一套复杂的理论。这些理论具有现实意义。不过,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和声的人来说,如果从一开始就教给他们一系列关于跑调的理论,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正确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采用了更直观的方式来表述,走调和弦的正确含义等内容会在后面阐述。注意:所有和弦转位均遵循传统名称。第一个转位称为第六和弦,第二个转位称为第四和六和弦。
1. 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这是古典音乐中常用的和弦,但在流行音乐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为例,就是C/G和弦,也就是5-1-3和弦。这个和弦的特点是,虽然是主和弦,但由于以SOL为根音,所以根本不稳定,有很强的成为属和弦的倾向。试试看。如果贝司手在大调歌曲结尾处不演奏DO音而是演奏SOL音,你一定会感到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根本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4、6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在布置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一首歌以C-G7-C结尾(这是很常见的结尾),我们可以将其改为C/G-G7-C。由于C/G(属四、六和弦)趋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趋于属和弦,所以从C/G开始的一系列和弦都遵循其倾向,音乐变得流畅。在古典音乐中,C/G-G7-C 进行是最经典的节奏。
2. 次六和弦
次六和弦是次要和弦的第一个转位,即C大调中的Dm/F。它的组成音是FA、LA、RE。你会发现它和F和弦(四度和弦)只有一个音不同,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因此,第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第四级和弦的替代品。也就是说,有些地方原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可以用二级六和弦来代替。它用于C大调。 Dm/F 取代了F 和弦。第二级六和弦保持了第二级和弦的柔和特征。它不像第四级和弦那么难,也没有强烈的“飞”感,所以如果你想让1-4级的进行不那么强烈,但仍然要保证1级和弦的和声效果-4级进行,可以使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你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二度和弦是二度六度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声音实际上是四度和弦。这是正确的!这就是次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3. 大、次要和弦
这其实是一个走调和弦,但这里我不会从这个角度解释问题。大二和弦是由第三音符升起的第二和弦。在C大调中,是2、4、6和弦。其特点是对属和弦(五和弦)的强烈倾向,形成C大调的D-G进行。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放在五级和弦之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主要的二级和弦增强了倾向性第二级小和弦变为属和弦。在C大调中,使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适当位置使用这种替换方法效果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歌曲的旋律音是FA(第一调),就不能用这种方式替换,因为它会与#4和弦的小二度相冲突,非常尖锐和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以及那个时代的许多歌曲(例如《照顾今夜》)都是在属和弦之前使用大次和弦。你可以仔细区分它们。此外,像所有走调和弦一样,大二和弦也可以扩展为七和弦。在C大调中,是D7和弦,2、#4、6、1。它的和弦属性与D和弦相同,但声音更丰富。
4. 大三和弦
这也是走调和弦。在C 大调中,它是E 和弦,3-#5-7。它是通过提高三度和弦Em 的第三音而形成的。它往往是第六和弦Am。它是C 大调E-Am 的进行。其实就是从Em到Am的强化。和之前一样,我们可以用E-Am替换Em为Am,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我们不能这样替换,因为SOL会与和弦中的#5冲突。有一首老歌叫《哪里是我的家》,使用大三度和弦。有一首圣诞歌曲连续使用大二和弦和大三和弦。此外,像所有走调和弦一样,大三和弦也可以扩展为七和弦。在C大调中,它是E7和弦,3-#5-7-2。其和弦属性与E和弦相同。
5.大六和弦
这也是走调和弦。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和弦。它非常“走调”,因此可以创造出非常漂亮的效果。在C大调中,它是A或A7和弦(与其他走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为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次要Dm 和弦,从而形成C 大调的A(A7)-Dm 进行。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进步。它不仅可以代替Am到Dm的进行,还可以代替其他和弦到Dm的进行。只要您的旋律包含6、#1、3 和5 音符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您就可以使用此进行。这是强调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的最好例子。看看:3 - 4 | 2 - - | 2 - - |在此示例中,如果您想在第二小节中配置Dm 和弦,那么在前一小节中使用什么是最好的? Am可以用,Em可以用,但是都不是最好的,试试你用过A(A7)吗?这将是一种新鲜的感觉。这种和弦技术广泛应用于流行音乐中。邓丽君的歌曲《爱的妈妈》就使用了这个和弦。著名的圣诞歌曲(听!天使歌唱)在整首歌中多次使用这个和弦。这个和弦色彩非常丰富,运用得当一定会让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和伴奏比原来丰富很多。当然,还是要注意,当旋律音为DO时,不要使用这个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音发生冲突。
6.一级七和弦
这也是走调和弦。 C大调的一级七和弦是C7和弦,1-3-5-b7。你看清楚了,这是小七和弦。它是SI 扁平化而不是恢复到SI。其他键别搞错了。其目的是将其置于第四级和弦之前。一级七和弦有很强的成为四级和弦的倾向,并且由于它属于主和弦系列,如果我们使用从一级到第四级的和弦进行,那么一级七和弦可以插入这两个和弦之间,形成C-C7-F 的自然进行。有一首古老的英语歌曲使用了这个和弦。
7.小四和弦
在大调中,第四和弦应该是大三和弦,但有时我们也使用它的降三度形式,形成小四度。它最有效的功能是放置在第四度和主和弦之间,形成C大调的F-Fm-C进行。小四度当然是小三和弦。它的加入会让音乐突然变得悲伤。所以它不仅可以放在第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还可以直接添加到音乐的某个部分。著名的(雪绒花)在结尾处使用小四和弦。港台很多流行歌曲也用P4来表达悲伤和失落。
8. 五级增三和弦
这个和弦不是很常用。它将原来的五度和弦的第五个音符提高为增三和弦。在C大调中,它是Gaug (G+)。这个和弦的用途是,当一个乐句以属和弦结束时,可以用第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第五级和弦,以增添未完成的气氛,然后音乐会稍稍停顿一下,开始再次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方法在爵士乐中有很多应用。
9. 降六和弦
它是常用的变和弦,属于大三和弦。在C大调中,它是bA和弦,b6-1-b3,降LA-DO-降MI。这个和弦看起来离C大调的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符DO,属于C大调全音阶。呵呵,正是这个DO,成为了第六平最大的应用。因为大多数大调歌曲都会以主音DO(第一调)结束,所以我们可以用降六度来包含DO声音,并将降六度放在主和弦前面,以获得特殊的声音。在C大调中,如果节奏原来是G7-C,现在可以用G7-bA-C代替,这样就能得到虽然旋律仍然是DO,但和弦是降六度的效果——主和弦。非常丰富多彩。能够凸显出宏大而壮观的结局,这不是简单的属于主的事情。
10. 降七和弦
相比降级六级,降级七级似乎更接近原调。在C大调中,降七度是bB和弦,b7-2-4,降SI-RE-FA,也是大三和弦。它包含RE和FA两种内部音色,可以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更自由地使用。如果这两个音出现在旋律中,则可以使用降七度。在歌曲中,如果用降七度代替普通和弦,就会出现音调的突然变化。在降七度之后,可以接着进行1、4 和5 和弦。在C大调中,常见的是C-bB-C、C-bB-F等。邓丽君的《千言万语》和披头士乐队的《嘿,裘德》和《你好,再见》都使用了降七和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降七度的另一个用途是进一步扩展降六度,将bA-C延伸为bA-bB-C,即在降六度与主和弦之间插入降七度,以获得连续上升的大三和弦的效果比较适合那些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结局。
11. 降三和弦
这也是一个用得不多的变化和弦。在C大调中,是bE和弦,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弦。离C大调也比较远。只有SOL是内音,所以只有当SOL出现在旋律中时才可以考虑。适合在音乐中扮演色彩丰富的角色,使用后立即恢复原音。这种和弦一定要用好,用得当,不能滥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歌(《Unbridled Melody》——《人鬼情》的插曲)在后半段采用了三级降级。